3D打印人體骨骼,3D打印醫療行業發展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悟空打印坊 發布時間:2020-02-19
與關節、骨骼相關的疾病,給許多人帶來了痛苦。針對于這些疾病,3D打印技術和產品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近年來獲得長足發展的3D打印醫療植入物領域,特別是3D打印骨骼領域,不斷獲得創新和突破。
治療骨頭壞死的傳統方法通常是干細胞培養骨細胞后移植法、抽取骨髓減壓減少疼痛法,以及傳統的替代物移植法。3D打印增材制造技術使用鈦合金作為打印材料,為患者定制專屬的、高匹配度的鈦合金骨頭,使排異和不適感降至最小。每一位患者的骨質密度都是獨一無二的,植入骨頭的密度和硬度與人體其他骨骼一致時,骨骼所承受的壓力才會一樣,使用年限才會更久。
預防性產品如頸部護具和手臂支具,有助于預防和改善錯誤姿勢引起的頸部肘部酸痛。預防性產品也是定制化產品,可根據預防者的實際情況個性化定制。
3D打印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可以很深入與廣泛,可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有植入骨頭、假肢、口腔修復和手術導板的設計與定制;中級階段上升到細胞組織、軟骨組織的生產;而高級階段的目標是實現器官的3D打印。
目前醫療3D打印公司集中力量扎堆在實現初級階段的臨床實驗和市場推廣,其中個別擁有強大科研和資金實力的實驗室開始了中級階段的攻克;而未來,科學家和企業家們將眼光放遠至人體器官的3D打印,為更多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維持生命的病患提供更多生存機會。
目前3D打印醫療骨植入物產業受到的最大挑戰是臨床審批標準的制定和推行。3D打印的特點為個性化復雜結構的輸出,而傳統器械的批量、非定制化生產,因此,直接制定嚴格的標準反而會限制3D打印最大優勢的發揮。此外,醫療科研上的投資周期長,需要堅實的技術支持,如果技術不過硬、研發和應用不夠迅速,國家發展和民生健康都會受到影響。
2019年7月國家出臺新政《定制式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規定(試行)》,規定了定制式醫療器械的備案管理、設計加工、使用管理、監督管理的規范,從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3D打印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標準化、數字化
下一篇:3D打印口罩外殼,解決一次性口罩短缺問題!